上天竺寺位于白云峰麓,始建于五代吳越,是西湖佛寺久負盛名的觀音道場。
相傳,后晉天福四年(九三九),僧人道詡深入事先尚未開發的白云峰下處女林中結庵修行。一天晚上,他見庵前山澗中閃閃發光,走近細看,發光的竟是一段木頭。他帶回這木頭,發現其紋理、色澤與一般木頭大不相同,而且散發陣陣異香。次日,道詡將香木送到城中有名的孔仁謙木雕作坊,請他雕一尊觀音大士坐像。據說,孔仁謙雕木成像后,見觀音妙貌莊嚴,寶光抖擻🌌,頓起邪念候據為已有。他立即照樣另雕一尊觀音像,企圖魚目混珠❀。哪知就在他做手腳的當天晚上,觀音托夢給道詡,揭穿了孔木匠的把戲,道詡仍將香木觀音“真身”迎回庵中。
后漢乾佑年間,洛陽僧人從勛帶著一枚古佛舍利(佛祖或高僧的骨灰)來到上天竺,將佛舍安置在香木觀音像的頭頂部,觀音♛像從此妙相咸備,晝放白光。吳越王錢弘叔聞訊驚喜不已,立即🌟派兵丁開通自下天竺經中天竺到上天竺的道路,撥款建起觀音看經院即上天竺寺的前身。
北宋咸平初年,杭州大早。知州張⛄去華聽說上天竺觀音像有“神異”,便率領一支儀仗,幡蓋鼓吹,把香木觀音像迎請到城南梵天寺,虔敬祝禱,請觀音大士普降甘霖,解救旱情。碰巧當天就下了一場雨,上天竺觀音從此名聲大噪,凡遇天災人禍,杭州地方官即來求助,號稱靈感觀音,香火之盛,不下于觀音“老家”的普陀山。
清梁章鉅對上天竺靈感觀音的“神驗”將信將疑,因為他從自己的親身見聞中發現,歷年中祈禱靈感觀音,也碰到過沒有反應的終局。他指出當官的迎請靈感觀音下山入城祈雨,現實上是꧒做樣子給老百姓看的例行私事。如果然有雨,那是觀音之靈、朝廷之恩;若是無雨那便是祈禱的心不誠、禮不夠,觀音大士卻總是神驗的。
最可笑的是清咸豐十一年(一八六一)太平天國軍第二次進攻杭州時,浙江巡撫王有齡平時不諳軍情,袒庇私下,這時手足無措,只得又把上天竺的靈感觀音請進城里吳山🔯海會寺,每日空上山拈香,祈禱神助,結果,太平軍經鏖戰后攻克杭城,王有齡等清朝文武官員百余人或自盡或被俘,觀音大士一點忙都沒幫上,連一天竺寺也在攻城戰中化為廢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