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范文雜談 > 民間故事

彩蝶雙飛

呼我吧作文網 2025-06-18 民間故事 我要投稿
呼我吧作文網正文如下

古時候,有一個姑娘叫祝英臺,她生得聰明又鮮艷,不但會繡花剪鳳,還喜歡寫字讀書。她長到十五六歲了,就一心想到外地的學館里去讀書。

  可是,那時候是不讓女孩兒子外出讀書的,怎么辦呢?英臺和丫環商量出一個好念頭:假扮成男孩子的模樣去求學。于是祝英臺打扮成一個公子模樣,丫環打扮成書童,倆人相互看了看,還挺像的,不禁高興地笑起來。

  祝英臺的父親(father)正在廳堂里品茗,突然之間看見一個書童領著一位公子出去向他行禮,他沉著起身答禮讓座,還請問公子尊姓大名。祝英臺一看連父親也瞞過了,別提多高興了。她于是卸裝露出真相,使父親大為驚訝,嗔怪閨女(daughter)調皮沒有端正。祝英臺趁機向父親說了要外出求學的念頭。父親說:“自古以來哪有女子外出求學的?縱然是假扮成男的,在外生活也有許多不方便。”可是祝英臺果斷要去,父親拗不過她,只好贊成了。

  祝英臺假扮成須眉,樣子十分英俊瀟灑,丫環扮作書童挑著書箱,離開家求學去了。她們走了一程,覺著熱了,就來到路旁小亭子里歇息。這時,路上走來一個書生和一個書童,也到亭子來歇腳。他們相互問候,祝英臺才知道這位書生叫梁山伯,也是到學館求學的。祝英臺和梁山伯談得十分投機,兩人在亭子里就結拜成兄弟,梁山伯比祝英臺大兩歲,于是祝英臺稱梁山伯為兄,梁山伯稱祝英臺為弟,隨后高高興興一同上路了。

  祝英臺和梁山伯來到學館,拜見了老師。老師見到這兩位聰明英俊的少年來求學,非常高興。

  老師把他倆安排在同一張課桌上學習。梁山伯對祝英臺像對自己的親弟弟一樣,十分體貼愛護,兩個人從早到晚在一路,成為最要好的朋友。

  祝英臺和梁山伯同住一個房間,祝英臺為了不讓梁山伯發現她是女的,她就把兩個書箱隔在倆人的床位中心,書箱上還放上滿滿一盆水,她通知梁山伯睡覺(sleep)時要忠實,要是亂滾亂動,把盆里的水弄灑了,她可要通知老師重重地罰他。所以梁山伯總是規規矩矩,從不亂動,一向沒有發現祝英臺是個女孩兒子。

  可是祝英臺女扮男裝的事,早被細心的師娘看出來了。師娘把祝英臺叫到跟前,說破了她的真相,祝英臺要求師娘保守秘密,師娘答應了,并對這個聰明的女孩兒子就更加細心看護了。祝英臺有什么難處和心事,也都來對師娘講。

  時間一晃三年。一天,祝英臺接到家書,說她的父親病了,要她趕緊回去。祝英臺向老師請了假,又來找師娘,說她和梁山伯同學三年,梁山伯為人誠懇熱情,學習勤奮,她已經深深地愛上了他。她把一個玉扇墜兒交給師娘,托師娘作媒,等她走后,為她向梁山伯提親。

  祝英臺將啟程回家的時候,梁山伯一定要親自送她。他二人一路上相依相隨,總是不愿意別離。祝英臺要向梁山伯表露自己的愛情,又不便直說,只好打著許多比方來啟發梁山伯。

  他們看到河里有一對鵝,祝英臺就唱道:

  前面來到一條河,河里游著一對鵝,公鵝就在前面游,母鵝前面叫哥哥。

  忠實刻薄的梁山伯沒有聽懂她的意思,持續往前走。祝英臺又唱了好幾首比喻男女愛情的歌,梁山伯依然沒有曉暢。祝英臺開玩笑說:“你真是一只呆頭鵝!”

  祝英臺又指著水塘里的一對鴛鴦唱道:

  青青荷葉清水塘,鴛鴦成對又成雙,英臺若是紅妝女,梁兄啊,你愿不愿意“配鴛鴦”?

  梁山伯嘆了一口氣說:“可惜你不是女紅妝啊!”

  祝英臺見梁山伯依然不曉暢,便說:“我家有個九妹,我和她是雙胞胎,長得和我一模一樣,我愿做媒,讓九妹和你結為夫妻,你愿意嗎?”梁山伯本來很愛祝英臺的才貌,一聽說九妹和她生得一模一樣,就高興地答應了。

  他們相送了十八里,來到江邊,二人才戀戀不舍地別離了。臨別的時候,祝英臺和梁山伯約定在七月七日到祝家相親。梁山伯遠遠望著江對岸祝英臺的身影越來越遠,逐步地看不見了。

  祝英臺回到家里,父親的病早就好啦,他讓祝英臺換成女孩兒子的裝束,不讓她再外出讀書了。這時恰巧有一家姓馬的大財主來求親,父親就把祝英臺許配給馬家的兒子。祝英臺果斷不答應這門親事,她對父親說她已愛上了梁山伯,而且托了師娘作媒。可是父親反對說:“從來兒女的婚姻都是由父母作主的,女孩兒子自己在外面找男人,像什么話?”硬要祝英臺嫁給馬家。

  自從那天梁山伯送別祝英臺后,回到學館,持續用心讀書,竟把七月七日去祝家提親的事忘得一干二凈,直到師娘拿著玉扇墜兒來,說明祝英臺托她提親的事,梁山伯才名頓開,知道了祝英臺原來是個女的,她說的九妹就是祝英臺自己啊!梁山伯馬上向老師請了假,趕到祝家去和祝英臺碰面。

  梁山伯來到英臺家里,看見祝英臺完全規復了女子打扮,顯得更加鮮艷可愛。他說出師娘為他們提親的事,哪知祝英臺一聽這話就大哭起來,她說:“梁兄啊,你為什么這么晚才來呀?我父親已經硬逼著把我許配給馬家了!”梁山伯一聽,又是吃驚,又是惆悵,心都碎了。倆人就抱頭痛哭起來,他們相互發誓,無論誰也不能破壞他們之間深厚的愛情,兩個人要永遠在一路。他們的哭聲被祝英臺的父親聽見了,祝員外怒氣沖沖地跑上樓來,把梁山伯趕出家門,將祝英臺嚴加看管起來。

  梁山伯回到家里,傷心極了,他想念祝英臺,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就病倒了,病情越來越重,不久就死了。臨死之前,他通知家里的人,他死后要把他埋在從祝家通往馬家去的路邊。

  馬家迎親的日子到了,花轎抬到祝家門口,吹吹打打好不熱鬧。可是祝英臺卻哭哭啼啼,怎么也不愿意上轎。在她父親命令之下,許多人推推拉拉, 硬把祝英臺推進轎子抬走了。

  花轎抬到半路上,突然之間來了一陣大風,吹得抬轎人走不動了。這時丫環通知祝英臺,前面就是梁山伯的墳墓。祝英臺不顧別人的阻攔,走出轎來,一定要到梁山伯的墓前去祭悼。

  祝英臺來到梁山伯的墓前,放聲大哭,痛不欲生,全身撲到墳上。霎時間,電閃雷鳴,風雨大作,墳墓突然之間裂開一條大縫,祝英臺喊著梁山伯的名字,一會兒就跳進墳里去了。

  一會兒,雨停了,云開了,天空出現了一道彩虹。只見一對鮮艷的胡蝶(butterfly)從墳頭上飛起來,繞著墳頭翩翩起舞。人們都說,這對胡蝶就是梁山伯和祝英臺變的。至古人們還把這種黑斑紋、翠綠斑點、尾翼上有兩根長長飄帶的大蛺蝶,叫做梁山伯祝英臺呢。


馬蕭蕭 搜集
周靜書 整理
流傳于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