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范文雜談 > 民間故事

毛南族火把節的由來

呼我吧作文網 2025-06-18 民間故事 我要投稿
呼我吧作文網正文如下

貴州平塘縣卡蒲毛南族鄉一帶的毛南族人,每年臘月三十晚上,都要偏激把節。火把節的由來,有一個相傳——相傳好久好久以前,毛南族的祖先就在卡蒲這塊山青水秀的地方生息勞作。一天,一個外出做生意的毛南族人急趕忙忙跑返來對寨老說:“往年三十晚,一支異族人將要來侵占我們的地盤。他們人高馬大,兵器優良,……”寨老立即召集大家商量對策。 大家一致認為,硬拼是要吃虧的,只有采取疑兵計,才能擊退外族人的進攻。于是,寨老組織全寨男女老少在寨腳、路邊和山坡上插了許多亮槁,再用猴滕把亮槁牽連起來,并掛上許多炮竹。天快黑時,全寨人馬四處埋伏,封鎖新聞,備足牛角、炸藥、鑼鼓家什,等待入侵的異族人。當異族人馬趁著夜色撲進寨腳時,突然之間之間之間一聲炮響,埋伏多時的毛南族人們撲滅亮槁,牽動猴滕,頓時,鑼聲、鼓聲、牛角聲、炮竹聲和怒吼聲響成一片。異族人見山坡上、路邊都亮起晃動的火把,弄不清到底有多少毛南族人,以為中了埋伏,個個嚇得心驚肉跳,不敢往寨子里沖,紛紛奪路而逃。有的異族人在逃跑時,因為不熟悉地形被毛南族人抓住拉進寨子,寨老們親自給他們松綁,用最好的酒菜招待他們,給他們壓驚,并耐心規勸,使俘虜們很受感動。從此以后,異族人再也不來侵犯毛南族的地盤。
  先人為了懷念祖先的功勞,年年都會在除夕晚上全寨人聚集在一路,手持撲滅的火把,敲鑼打鼓、吹牛角、放炮竹,互祝新年快樂,與鄰寨群眾相互對“罵”、捉“俘虜”,據說“罵”得越兇,來年就越吉祥,對“罵”正酣,雙方暗中派人混入對方人群,出其不意,將對方成員“俘虜”歸寨,用酒肉懲罰,將其灌醉。這個習俗一向保持到現在,毛南族人叫它“火把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