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范文雜談 > 民間故事

穿巖十九峰

呼我吧作文網 2025-06-18 民間故事 我要投稿
呼我吧作文網正文如下

  穿巖十九峰是新昌三個省級景色名勝區之一。自唐宋以來就享有盛譽,尤其是宋朝左丞相王 ,對穿巖十九峰依次作了栩栩如生的描寫,給每꧃個山峰都定下了峰名。但這些峰名是怎樣取定的呢?他沒有點出。筆者找了一些資料,得到啟發,整理于后,以饗讀者。

相傳古時大禹治水到了鏡嶺,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他在一座山峰上鑿了一個洞,系住大船,就是現在的《纜船峰》。自從大禹治水以后,鏡嶺、澄潭一帶水患杜絕,百姓安居樂業。可是好景不長,鏡嶺東邊的山上出現了一條蟒蛇(python)(snake),常常侵擾當地百姓,這時,從縣城郊嫁到鏡嶺的一個新媳婦《新婦峰》,設法與大蟒蛇相斗。她每日做一些蒸餅《蒸餅峰》,點著香蠟燭《香爐峰》趕到大佛寺,祈禱文殊、普賢《文殊峰、普賢峰》兩菩薩,來臨鏡嶺指揮搖旗壓陣《祺盤峰》,鏟除大蟒蛇,為民除害。新媳婦的虔心終于感動了菩薩。文殊、普賢騎著白象、獅子(lion)《獅子峰》,帶著頭戴幞頭《幞頭峰》的神將前往鏡嶺,擺旗《擺旗峰》、擂鼓、敲鐘《覆鐘峰》、打磬《磬峰》,請泗洲菩薩《泗洲峰》協助,用長纓縛住大蟒蛇,欲將凌遲處死,以祭“三才”即天、地、人。此時大蟒蛇嚇得渾身打抖,拚命請求菩薩饒命ꦯ。于是,菩薩發了慈悲,命大蟒蛇化作一把利劍《卓劍峰》,改惡從善,學得斯文一些《筆架峰》,長期矗立守衛山巔,維護安寧,該山峰是十九峰中最小的一座山峰。同時又命神將騎著良馬從腸岫《腸岫峰》出發,前往黃巖購米運糧,接濟鏡嶺、澄潭一帶百姓,故有“黃巖熟,新昌足”的說法。可是時間一長,黃巖至新昌一帶的路上出現匪徒攔路搶劫糧食。神將與匪徒展開斗爭,匪徒被神將懲服。因為匪徒好吃懶做,神將懲罰它永遠饑餓《鵝鼻峰》。在打斗中神將的良馬也被匪徒刺傷,馬鞍移了位《馬鞍峰》,馬鞍下面出現了閑暇,就是現在的“穿巖洞”,在洞口可以望海《望海峰》,該峰是穿巖十九峰中最高的峰,海拔400米。

大蟒蛇被治,匪徒得到應有的懲罰,穿巖山、鏡嶺、澄潭一帶更加寧靜、安定。恬適的田園風光,襯托出十九個山峰💦更加清秀挺拔,“十九峰頭云作巾,峰峰都是玉嶙峋。”難怪上海人對穿巖十九峰獨有情鐘,在新民晚報上說“新昌穿巖十九峰具桂林之秀,兼漓江之美,雁蕩之奇。”所以,他們源源不斷地往穿巖十九峰游覽。穿巖十九峰有如此魅力,是現代勞動人民經過費力卓絕的斗爭,才有明天的青山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