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范文雜談

區統籌城鄉發展調研情況匯報_

呼我吧作文網 2023-11-21 范文雜談 我要投稿
呼我吧作文網正文如下
統籌城鄉發展,是我們在新世紀新階段不能回避并且必須解決的重大歷史性課題。區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是建設長江上游空港強區,打造重慶“一小時經濟圈”強勢增長極,率先在重慶市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內在要求;是實現城鄉互動共榮、南北協調發展、從根本上解決“三農”難題的迫切需要。統籌城鄉發展,既是戰略性任務,更是當務之重、當務之急。一、區對統籌
城鄉發展的初步探索(一)統籌思想越來越明確面對典型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原江北縣委、縣政府在1986年就提出了“服務城市、富裕農村、依托重慶、建設江北”的指導思想。1995年撤縣建區時,區委、區政府制定了依托老城、開發新城、以城帶鄉、城鄉一體的“四城”戰略,統籌城鄉發展的思想較前更加明確具體。,區委、區政府在“1234”總體發展思路中,作出了“城市帶動農村,南部帶動北部”的戰略部署,并且在工作中全面落實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有效舉措。當前,正在抓緊制定區統籌城鄉發展規劃及其實施方案。正朝著重慶市統籌城鄉發展示范區的目標奮勇前進。(二)統籌措施越來越有力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重慶市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近郊大農村。當時統籌城鄉發展,主要是依托重慶老城區開發建設龍溪,依托機場開發建設兩路,走“以地生財、以財建城、以城興業、以城帶鄉”的路子。進入新世紀以來,龍溪新城、空港新城、北部新城迅速崛起并呈融合之勢,新型工業、現代服務業和都市農業強勢推進,區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以城帶鄉、城鄉統籌工作顯著發力。 1、強勢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近年來,區大力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和城鎮化帶動戰略,以園區開發建設為載體,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城市化步伐,形成了以汽摩產業為支撐的現代工業集群,以房地產業、商貿服務業為支撐的第三產業集中發展區,城市規模快速擴張,城鎮面貌日新月異,統籌城鄉發展的經濟實力和人口集聚能力日益增強。LOCALHosT 2、大力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瞄準重慶主城市民的 “菜籃子”、“果盤子”和“錢袋子”,以現代農業園區為龍頭,大力發展“三色”農業、畜禽林果業、生態旅游農業等都市型農業。承接園區大工業,創辦了8個中小企業創業基地。通過努力,城鄉產業融合互動格局正在形成。 3、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實施了“一小時”和“村村通”公路建設,人行水泥便道“院院通”建設,電視信號和電話線路“村村通”建設,鎮街集中供水和村級分布式供水工程,農房改造和沼氣池建設等“三改一建工程”,以土地整理和水利設施為重點的農田基本建設等,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普遍得到改善。同時,實施了小城鎮改造,中小學和農村衛生院危房改造,中小學寄宿學校建設,鎮政府辦公場所和鎮文化中心建設,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等建設,農村公共服務條件有了明顯改觀。近年來,城區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設施正在加速向農村延伸。 4、高度重視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和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我區率先在全市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實行“三免一補”(免學雜費、教科書費、作業本費,對貧困家庭寄宿學生補助生活費),每年為群眾減輕負擔3000多萬元。,作為全市首批6個試點區縣,開始探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機制,到,參加人數達41.4萬人,參保率達到81.59%,區級財政補助1286萬元。,率先在全市實施農村低保制度,財政撥款424萬元,讓11000人得到政府生活救助。此外,還建立和完善了農村五保供養、城鄉醫療救助、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救助等社會保障制度,農民享受到的文明成果一天比一天多。 5、積極引導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全區初步建立起了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體系,實現了城鄉統一的就業管理和服務。健全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機構,加強了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工作的領導和服務。加強了培訓基地建設和培訓工作,對23000名農村勞動力進行了免費培訓。到底,全區29.8萬個農村勞動力中,在外務工經商農民達到15.7萬人,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達1473元,占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0%。務工經商收入成了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 6、公共財政盡力向“三農”傾斜。近幾年來,實施了向鎮街傾斜的財政體制調整和改革,在保工資、保運轉、保穩定基礎上,區級財政向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傾斜、向農村社會事業傾斜、向農村社會保障傾斜的力度越來越大。據不完全統計,區級財政投入農村的資金高達5.8億元。在近幾年中,我區公共財政向農村投入的資金總額年年居全市第一。(三)統籌效果初步顯現通過統籌城鄉發展的有效探索,我區工業化和城市化、城市化和農村現代化互動步伐加快;農村人口就業轉移和居住轉移有序推進;農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健康發展;農村居民生產生活條件日益改善;統籌城鄉發展的承載能力日益增強。通過20年的發展,區地區生產總值由1986年3.4億元、1996年28億元,到猛增到183億元。財政收入由1986年3531萬元、1996年1.1億元,到增長到10.6億元。城鎮面積由


1986年0.4平方公里、1996年11.3平方公里,到擴展到72平方公里。城鎮人口由1986年0.5萬人、1996年11.9萬人,到上升到37.35萬人。二、現實城鄉差距與原因透析(一)現實城鄉差距 1、城鄉發展速度差距拉大。近年來,區抓住機場建設、重慶主城北移、重慶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北部新區建設等重大機遇,城市規模迅速擴張,城
市功能日趨完善,城市經濟發展迅猛,重慶都市風貌展示區已顯雛形。與此同時,區委、區政府采取特殊措施狠抓“三農”,農村經濟社會自身縱向比發展較快。由于廣闊的農村制約的因素較多,發展變化遠不及城區,個別邊遠山區農村甚至仍然山河依舊。“城市象歐洲,農村象非洲”,是我區城鄉發展差距最形象的描述。 2、地區收入和居民收入差距擴大。,在全區10.6億元財政收中,北部地區擁有50萬人口的20個鎮僅占3%,南部地區40萬人口的6個街道卻占了97%,個別鎮全年財政收入不到10萬元。相反,20個鎮均吃區級財政補貼,財政支出占了全區的30%。,我區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93元,比的7309元增加4184元,每年增收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