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寫作指導

讓你的作文言之有序

呼我吧作文網 2025-01-02 寫作指導 我要投稿
呼我吧作文網正文如下

  如果說主題是文章的靈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文體結構就是文章的骨架。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曾說:"正如‘結構’二字的字面含義是蓋房子一樣,不管你的目的多么高尚,材料多么優良,如果蓋得不好,搖搖晃晃,結果是毫無用場。"這段話形象地揭示了文體結構對于文章的重要意義。當你完成了審題、立意和備料后,從某種意義上說,文體結構最后決定著作文的成敗。

  為此,我們有必要熟悉并掌握幾種常見的文體結構,便于寫作時能根據話題需要迅速做出選擇,進而有🥂序地ꦜ組織材料和語言。

  一、聯想型結構

  寫作是一種思維過程,是作者按某種寫作意圖將💝所見、所聞、所想、所悟有序地呈現出來的過程。在這一思維過程中,聯想思維最為重要,可以說,沒有聯想,就沒有成功的寫作。

  一個完整的聯想思維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1、聯想起點。聯想的起點一般是呈現在眼前的物、事、人或某一現象,它們就是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緣起。

  2、聯想發散。圍繞主體對象作橫向或縱向的發散聯想,聯想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強化主要對象或某種情緒。

  3、聯想回歸或聯想升華。回歸就是作者的思路回到原點作呼應總結,升華就是根據前𝔍面的聯想作的主題ꦺ延伸或情節推想。

  需要提示的是,作者的感觸即文章情感的表達可能貫穿文中聯想的每一個環節。

  依托于聯想思維,我們就很容易達成下面這種有效的文章結構模式:

  現象(自然、生活、社會)——感受(感性)——思考(感悟,理性,揭示現象背后的領域或規律)——⛦聯想(思考引發的思維聯系,發散并強化思考成果)——印證(回歸或升華)。

  上述這種結構模式可以簡化,從而構成不同層次的作文類型。較低層次的作文側重于前兩部分,較高層次的作文則應進入理性思考的層面,而且要強化聯想發散這一部分。聯想這一環節,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文章的長度和內꧃容的厚度。

  高中教材第一冊所選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花未眠》便是這種聯想結構的典🔯范,如果將其核心內容加以提煉,就可簡化如下:

  凌晨四點醒來,發現海棠花未眠。

  發現花未眠,我大吃一驚。它盛放,含有一種哀傷的美。

  花未眠這眾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發現花的機緣。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卻是有限的。如果說,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時就會不由自主地自語道:要活下去!

  畫家雷諾阿說:只要有點進步,那就是進一步接近死亡。🌸米開朗基羅臨終的話也是: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現出來的時候,也就是死亡。

  毋寧說,感受美🔯的能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較容易的。光憑頭腦想象是困難的。美是邂逅所得,是親近所得,這是需要反復陶冶的。

  凝視著壁龕里擺著的一朵插花,我心里想道……然而,我們仔細觀賞畫中花,卻不怎么留心欣賞真的花。

  李迪、錢舜舉也好,宗達、光琳、御舟以及古徑也好ꦓ,許多時候ܫ我們是從他們描繪的花畫中領略到真花的美。不僅限于花。……他們觀察之仔細,不禁讓人驚訝。

  我家的狗產崽,小狗東倒西歪地邁步的時候,看見一只小狗的𓂃小小形象,我嚇了一跳。因為它的形象和某種東西一模一樣。我發覺原來它和宗達所畫的小狗很相似。我深深理解宗達高尚的寫實精神。

  去年歲暮,我在京都觀賞晚霞,就覺得它同長次郎(田中長次郎,1516—1592日本素陶🌱制品的鼻祖)使用的紅色一模一樣。于是,繁二郎的畫、🍃長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黃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應,顯得更美了。

🌊  那時候,我去本能寺拜謁浦上玉堂的墓。翌日,我去嵐山觀賞賴山陽刻的玉堂碑。由于是冬天,沒有人到嵐山來參觀。可我卻第一次發現了嵐൲山的美。不過,有時候,這種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罷了。

  我之發現花未眠,大概也是由于我獨自住在旅館里,凌晨四時就醒來的緣故吧。

  作者登山意外"發現海棠花未眠",這是"現象",這一現象自然成了全文的起點和聯想的緣起。"我大吃一驚"是感受,僅屬感性認識;而后有了理性的一點感悟:"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卻是有限的。"由此聯想到畫家雷諾和米開朗基羅關于藝術與生命的言論,表明了為美"要活下去"的感想;緊接著是對美的理性思考:"美是邂逅所得,是親近所得,這是需要反復陶冶的"。這一思考引發了作者的廣泛聯想,如凝視插花、꧑觀賞畫中花(當然不限于畫花的畫)、狗的形象、京都的晚霞引發的聯想和發現嵐山的美等,從多角度、多方面審美體驗來不斷強化作者的感悟。最后,文章聯想回歸并點題,照應開頭。

  文章容量大,感悟深,但思路清晰,這源于聯想思維過程完善。對𝔍中學生而言,這種結構是不難學的。如下面這篇學生作文就是一篇完整的聯想結構的范例,注意結合文中劃線語句和提示,領會這種結構的特點。

  淡

  𝓰寧靜的夜里,冷月伴著清風,把自己稀疏的冷影鑲入平靜碧綠的湖面。帶上一把散發著木質清香的搖椅,挾著一本朱自清的散文,🐓揣著一顆寂靜而閑適的心,去到湖邊細細品味這無垠的月韻。——生活,應該是這樣。(生活現象及生活感受,聯想起點)

  記得有人說過,溫一壺月光下酒,這似乎讓我聞到了那壺清雅的酒香,一絲淡淡的飄絮,如風如絲般滑過我的鼻息。這樣恬靜淡雅的生活,正是我所向往的。它有詩人般夢幻的思緒,清水般淳樸的幽雅,還有那夏日午后陽光滑過窗簾的悠閑……(聯想、想象描述✅)

  淡,并不是一種乏味,真正能體味的人,能從中品出比酸甜苦辣更完美的人生滋味。生活中芬芳的美酒便是從淡淡的點滴中醞釀出來的。早上起床后,桌上放著的一杯余溫尚存的牛奶,那是母愛貯存已久的香膏,一經散發,便不可停止。寒冷的冬天,朋友送來的一雙溫暖的手套,那是友誼在冬日𝔉暖陽下綻放的一絲微笑……不要以為生活非要個性的精彩和繁雜的繽紛才變得充♏實。淡淡的,像中國山水墨畫中那滲透的點滴意蘊,也會雋麗秀美。(理性思考點題,結合生活現象聯想強化)

  我想,中國的茶道也許在這方面做了最好的詮釋。源遠流長的中國茶文化,追溯到古代的陸羽,這其中有一種味道,它就叫——家。他泡的茶,清香四溢,淡雅恒久,似乎遠處飄來的渺茫的簫聲……人們想,這樣的意味常會給人以家的溫暖感覺。其實生活也正如此,淡淡的,味道會更美妙持久…ꩵ…(進一步聯想,通過"茶文化"強化"淡"的歷史文化意韻)

  人們常說,平平淡淡才是真。只有在淡淡的生活中,才能細心聆聽大自然的心聲,并從中得到心靈的自由,真正地感悟到生命的𓂃真諦。古時有多少文人墨客便是懷著幾絲淡🀅淡的愁緒,在蒼穹中的月光中,吟出了千古佳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原只是生活中一幅空靈的山水畫,卻被詩人寫得意韻深長。看來,平淡的生活,同樣是心靈充實、智慧閃光的源泉。(理性思考,并通過文人生活的聯想再次強化"淡"的意韻)

  又是一個寧謐的夜晚,清風伴著冷月,用纖細的手撫過碧綠平靜的湖面,蕩開一圈圈細細的漣漪。腦海中飄散著肖邦美妙的小夜曲,同樣懷著寧靜的心🌳,去品味淡淡的意韻蕩來的絲絲香味……(生活現象重現,聯想回歸)

  淡淡的生活,雋永的人生。(再一次點題強化)

  在歷年高考作文中,最實用也最易掌🥀握的論證型結構實際上就༒是這種聯想型結構的變式。論證型結構適合于社會性、思想性話題,如"生命與尊嚴""自由""欲望"等。


  請先閱讀下面這篇文章,體會其結構規律:

  學會舍棄

  鳴蟬奮力地甩掉了外殼,因而獲得了高空自🌄由的歌唱,壁ౠ虎勇敢地掙斷了尾巴,因而在危難中保全了它弱小的生命;算盤若填滿自己的空位,變得座無虛席,將喪失自己的運算功能。(用自然現象起興,引起讀者聯想。)

  對那些不該擁有的東西,我們應該舍棄。(亮出話題及話題觀念。)

  現實生活是復雜的,而我們的承受力有限。如果大腦是一個倉庫,不管倉庫多大,一ꦡ種東西充斥其中時,另一種東西定然無法進入。比如讀書,當我們癡醉于金庸古龍梁羽生的刀光劍影中,我們又怎能專注于復雜的幾何方陣,怎能用心于浩繁的英語單詞呢?想讀的和該讀的,你必須在兩者間作出選擇。(結合現實生活,做一般性的話題闡釋。ꦦ)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需要作出類似的選擇。舍棄應該舍去的,你便是智者;舍棄不該舍去的,你就是愚夫。世界文豪高爾基在他的房間失火時,沒有顧及家具、財產、衣物,甚至沒有顧及生命,卻從熊熊大火中救出了幾箱書。舍棄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財富,守住了那些啟迪心智、凈化心靈的真正的財富。而有些人,終生抱著"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信條,追逐著金光閃閃的財寶。為了庸俗的追求,他們舍棄了人格和道德,舍棄了人性中的真善美。錯誤的舍棄,使🐲他們的一生齷齪卑鄙。(以高爾基為例引出兩種相反的舍棄,強調人生中需要學會正確舍棄,文意進了一步。)

  正確的舍棄,往往需要青松秋菊般的高尚風格。據說安徽桐城有一條"六尺巷",原本是張、葉兩家爭執之地。張家主人乃當朝宰相,張老夫人致信給他。他回信卻說"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于是張家讓出三尺。葉家深感慚愧,也讓出三尺,便成了"六尺巷"。那位宰相舍棄了自己面子上的威嚴,以寬仁禮讓的胸襟,大度能容的氣慨,▨化干戈為玉帛,止爭斗于未起。如果不是有超出常人的氣量和胸懷,怎會作ꦇ出如此的舍棄?(聯想"六尺巷"的故事,論述了正確的舍棄需要高尚風格,層次更進一步。)

  正確的舍棄,不會像隨手扔掉廢紙團那樣輕而易舉,它還需要勇氣、決心和果敢。趙武靈王廢除舊制,提倡胡服騎射時,許多人反對阻撓,但他有勇氣有決心,🅰堅決果敢,最終創下名垂青史的千秋偉業。舍棄的過程是艱難的,尤其在忍痛割愛的時候。西蜀道上馬嵬坡前,唐明皇賜死楊玉環,以政治家的眼光看,用一個貴妃的死換得半壁江山的暫🍨時安寧,也算是值得的。可是,"宛轉娥眉馬前死","回看血淚相和流",偏偏"君王掩面救不得"。此景此情,怎么不讓人肝腸寸斷,痛不欲生呢?(聯想趙武靈王與唐明皇的事例,論述了正確的舍棄還需要勇氣、決心和果敢。)

  不是每一株幼苗都能長成參天大樹,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結出豐碩的果實,生活要求我們必須學會舍棄。𓂃算盤要想🅺具有運算功能,必須舍棄多余的算珠。你向往山居的清靜,就必須舍棄都市的繁華;你仰慕奮斗者的成功,就必須舍棄安逸閑散的生活;你希望走遍千山萬水,就必須舍棄鄉土鄉音的柔美與溫馨。(排比句段,由自然而人事進行聯想陳述,既是總結,又是強調。)

  我們應該學會舍棄。(回歸話題)

  如果對上述結構類型進行濃縮概括,我們可以得出論證型結構的基本模式。參考如下:

  1、直接切入或情景修辭導入(興起);

  2、亮出話題點,簡要闡釋,提出思想觀念;

  3、素材細節(一到三個);

  4、思維鏈接(分析評價,含反面假設分析),論證話題觀念;

  5、思維聯想,引入現實,強化話題觀念;

  6、結尾(直接點題結束或情景修辭結束)。

  二、敘事型結構

  簡單地說,敘事性文章就是通過一個情節(或人或事)去表達一個話題的。當然,文章中的人可以是"虛擬化"的人,譬如動物、自然物或想象物等,故事有現實中的故事、想象虛構的故事和歷史人物小故事三類,其結構是建立在細節描寫和情節敘述的基礎上的,一般采用縱式結構,如莫泊桑的《項鏈》,文章以項鏈為線索,像螺旋一樣環環相扣,一波三折,既引人人勝,又深刻地表達了主題。具體如下:一、序幕:慕奢華,不安小康;二、開端:借項鏈,大出風頭;三、發展:失ꦚ項鏈,樂極生悲——賠項鏈,傾家蕩產——抵項鏈,十年辛勞;四、高潮、結局:假項鏈,真相大白。

  敘事型結構適合于生活或社會類話題的寫作,寫作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1。追求曲折效應。敘事時不宜直來直🐎去,"一氣呵成",不然,文章就ꦅ會顯得平板、干癟,行文缺乏波瀾,如敘述方式上可用一點插敘或倒敘、情節設置上體現一點"落差"等。

  2。強調背景設置。人物活動、情節展開必然是建立在一定的背景之下,這一"背景"就是呈現人物、事件的舞臺。為人物、情節設置一個特定的背景,這是敘事型結構模式中至關重要ꦯ的環節,可以說,任何優秀的小說都離不開情景的有效渲染,好的環境描寫不僅能渲染人事氛圍,增強文字的情感色彩,而且使文章行文富有曲折的美感。

  3。挖掘𝐆典型意義。記敘文,記人或敘事是基礎,但所寫的人或事又必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作者總得通過文中的人或事傳達某種情感或思考,這就是人事的典型意義。很多記敘文,讀后總覺得缺少點什么,更難說打動人心,很大程度上是沒有挖掘出人與事中的典型意義。而且,考場作文的特殊性還要求對這種典型意義即話題觀念作及時的暗示甚至明示,避免只見故事情節不見主題的現象。

  閱讀下面一篇有關"欲望"這一話題的佳作,體會敘事型文章在情節設置上的"曲折性"效應:

  水晶花

  燈紅酒綠的城市,物欲橫流的世界。(背景介紹,簡潔。)

  她漫步在車水馬龍的街頭,一個個流光溢彩的精美櫥窗從她的眼中掠過。(特寫鏡頭,人物出場。)

  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對世界有著同其他人一樣稚嫩的、"野心勃勃"的憧憬:她要上最好的大學,干人人羨慕的工作,開法拉利跑車,住全海景的別ꦛ墅……

  她的目光突然鎖定在一個櫥窗的一角,那是一顆她心儀已久的胸針,胸針上那朵晶瑩剔透的水晶花是那樣的誘人。她不🐭知已經看過多少次它昂貴的標價,她不知背著父母餓了多少頓飯才存到了不到標價一半的錢。她只想擁有那朵光芒四射的水晶花,那是ไ她擁有世界的開始。

  雄心勃勃的女孩,忙忙碌碌地創造著未來。(一顆胸針,寄托著小女孩一生的夢想甚至是出人頭地的欲望。陳述她的憧憬、雄心甚至野心,這是她對生活的"欲望",為下文情節的突轉作好了𒁃鋪墊。)

  直到有一天,一顆炮彈在城市的上空開了花。(戰爭開始了,情節開始突轉。表達很見藝術性。)

  凄厲的防空警報在號叫的時候,她還在惦記著她的水晶花。她還沒來得及回過神來,身邊已亂著一團。

  她被人流擠進了離學校不遠的防空洞。空氣中彌漫著令人窒息的塵土、汗味以及恐慌。

  視線中,學校轟然倒塌。"該死!"人們紛紛咒罵,"怎么連學校都炸♚!"她同樣感到憤怒:沒了學校,她該去哪兒上學,去哪兒實現她的夢呢?恐懼,對未來的恐懼惡魔般地揪住了她的🏅心。

  🀅此后防空警報和炮彈的聲音已成了每天必不可少的音樂,漸漸的恐慌和憤怒已變成了麻木,她才意識到,完了,一切都完了。她的大學、工作、車子、房子……她現在只能呆在低矮潮濕的防空洞里,饑渴地等待寫著"UN"的飛機,然后和一堆她以前最為不屑的衣衫襤褸的人一起去搶那些難噎的面包和水。

  她感到🎀悲哀,她曾經是一個前途無量的年輕人,現在卻只能畏縮在防空洞里,為能否吃得上下一頓飯而發愁。她已經許久沒有想過她的大學、工作、車子還有房子了,還有那朵誘人的水晶花……(戰爭降臨,好大學、好工作、跑車、別墅꧟等都變得遙不可及。戰爭破壞了生活,也毀掉了她對生活的夢想、對人生的欲求。這是文章情節的低谷點。)

  直到有一天,她意外地在商場的廢墟中尋✅找是否有殘留的食品時,發現了它,它被埋在塵土里,但仍熠熠生輝。她不再關心它是否名貴。可以的話,她希望能用它換取一片面包以緩解✃難忍的饑餓。她明白了,炮火能把一切的欲望擊得粉碎,除了求生的欲望。

  她拍拍灰塵,把它別在胸前。她不再在意是否漂亮,她只希望她像那朵水晶花一樣,能在戰火中依然盛開,生機勃勃…🍷…(夢寐以求的水晶花𝔍還在,而且盛開如初。情節有了轉機。)

  是的,我們總是得隴望蜀,永不知足。可是當有一天災難降臨,當水晶花由欲念之花變成了生命之花,我們會發現,我們真正需要的,其實很簡單。(經歷了災難之后,我們才發現真正需要的是對🥃生的欲望。只要還活著,健康地或著,一切都還有希望。及時點題。)